北京时间7月19日,2025年女篮亚洲杯进入高潮阶段,两场半决赛的激烈对决一触即发。最终,澳大利亚队以卓越的表现击败了韩国队,而日本队则通过精准的投射战胜了中国队,成功晋级决赛的是澳大利亚和日本两支强队。
今天,中国女篮在比赛中遗憾地输给了日本队。这场失利背后必然有其原因。从比赛一开始,日本队就展现出强大的外线三分能力,不断拉大比分。中国队在稳住阵脚后曾一度反超比分,但在首节末尾却未能守住平局。进入第二节,两队的比分交替上升,日本队的后半程三分再次发威,曾领先了9分。然而,中国队凭借张子宇的连续得分,成功将比分反超。
尽管以2分的微弱优势进入下半场,但中国队在第三节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单节输掉了10分,这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到了末节,中国队一直在努力追分,但心态出现波动,投篮命中率一般,最终以9分的差距告负。
通过这场比赛,中国女篮暴露出三大问题。
第一,对于后卫田中心的防守策略并不奏效。她首节就投进5记三分球,全场贡献了27分和5次助攻,成为日本队的大功臣。这位仅19岁、身高1米72的小个后卫的成功表现不仅彰显了她的个人能力,也让我们思考在中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如此身高的球员在校队阶段可能已被淘汰。她成功吸引了中国队几个后卫的注意力,为队友创造了投篮机会。一个优秀的组织后卫需要具备传球和大局观,但同时也不能缺少攻击力。
第二,外线持续低迷是本场比赛以及从小组赛开始就存在的问题。中国队在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时,外线手感不佳,本场比赛仅命中6记三分球,比日本队少了10个三分球,差距已经扩大到30分。这显示出目前中国女篮在外线的实力确实在下降,未来必须重视并提高这一环节的实力。
第三,中国女篮在上半场在策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并不只是针对田中心的防守问题,更是在张子宇的使用上出现了误区。张子宇是一个进攻强点但防守弱点明显的球员。她在场上的任务是必须得分,以个人得分来弥补防守范围小的缺点。尽管韩旭与张子宇的组合在进攻端有一定效果,但移动较慢的问题使得她们难以应对日本队的挡拆外扩和底线穿插战术。
日本队深入研究张子宇的特点和中国女篮的外线漏洞。他们的攻击点往往在张子宇够不着的位置或三分线外轮转不到位的地方展开。杨舒予在本场比赛中得到19分和4次助攻,韩旭贡献了18分、7个篮板和7次助攻,但投篮效率偏低。张子宇也得到了17分和9个篮板,但在防守策略的压迫下表现受限。
日本队凭借“小快灵”战术成功破解了中国队的内线优势。他们利用快速传导制造三分空位,田中心和宫泽夕贵连续命中高难度三分球。通过不断提速打反击,迫使中国队的双塔疲于奔命。特别是在第三节,中国队的失误增多后被拉开分差。此外,李梦因伤未入选大名单也削弱了中国队的外线攻坚和关键球能力。
此役中,日本队凭借精准的三分球和战术执行力成功破解了中国队的内线优势。而中国女篮在关键球处理、外线火力及防守应变上均暴露出不足。尽管止步四强,但张子宇、杨舒予等年轻球员的成长仍为球队的未来留下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