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前,纳格尔斯曼的表现无疑如同一面明镜,清晰地反映出他对于比赛的极度清醒和专注。无论外界如何传言巴黎圣日耳曼的梅西和姆巴佩可能因伤缺席1/8决赛首回合,他始终保持冷静,用三个字“我不信”来回应所有质疑。纳格尔斯曼的这种态度,仿佛一位大师在讲述自己的哲学:如果他要根据对方的重要球员缺阵来安排战术,那他就会被外界嘲笑为“纳格尔斯曼这个大傻子”。
然而,当比赛的钟声响起,纳格尔斯曼的战术布局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他的目标似乎已经超越了常规的足球战术。德利赫特、乌帕梅卡诺和帕瓦尔组成的三中卫阵型,在整体阵型上采用了3421的布局。这一布局虽然与传统的三中卫打法有相似之处,但在细节上却有着不少创新。
其中,中前场的持续压迫成为了比赛的关键。两个边中卫不仅会大幅前顶参与接应,更会在第一时间破坏对手的反击。如果对手能够突破这一关,那么拖后中卫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三中卫还会频繁换位,制造出诸如帕瓦尔跟随内马尔一路向左、乌帕补位到右路上抢、德利赫特轮转居中等奇行种般的战术变化。
在进攻端,拜仁的打法更是充满了创意。中锋舒波莫廷身后是萨内和穆夏拉这两个具有边路属性的攻击手。再加上打翼卫的科曼和坎塞洛、不断前插的格雷茨卡,拜仁充分利用了球场的宽度。而巴黎圣日耳曼则采取了稳守的策略,放弃了边翼卫1v1狂飙的转换速度,而是通过增加边路人数来抵挡拜仁的攻势。
上半场比赛中,拜仁的控球率高达58%,射门次数也以10-1的优势碾压对手。尽管巴黎圣日耳曼的核心球员姆巴佩和梅西未能出场,但他们的中场组织依然有着强大的实力。然而,拜仁的高压上抢战术让梅西和内马尔难以施展拳脚,导致巴黎在上半场未能形成有效的反击。
下半场,拜仁的战术调整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用科曼换下了坎塞洛,将冲击力进行到底。而巴黎圣日耳曼则面临了人员调整的困境,不得不进行多次换人以适应场上的变化。最终,拜仁在关键时刻打入一球,取得了领先。
尽管巴黎圣日耳曼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斗志,但最终还是未能逆转比赛的结果。纳格尔斯曼和加尔蒂耶两位教练在比赛中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和临场指挥能力。他们的战术布局和人员调整都让人眼前一亮,为球迷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赛后,两位教练的战术布局和临场指挥都得到了球迷们的认可和赞赏。纳格尔斯曼的微操虽然效果不一,但足以让人大受震撼。而加尔蒂耶则让巴黎圣日耳曼摆脱了近期的混乱状态,尽管比赛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场面上已经比球迷们的最低预期好了很多。这也让人们对足球这项运动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或许,这就是足球教练的“PUA”吧——用战术和智慧来影响比赛的结果和观众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