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安在上轮中超的比赛中,遗憾败北给申花,其实并不单纯是偶然因素导致的。仔细审视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替补阵容的实力确实有待加强。尽管纸面上的阵容深度看起来不错,但在实际比赛中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练塞蒂恩的传控战术,虽然一成不变,但却未能根据球员的特点和对手的实力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使得国安的进攻显得混乱不堪,既没有控球的精准度,也没有传切的流畅性。更糟糕的是,国安在反击的速度和前场的积极拼抢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欠缺。在开场阶段,虽然国安拥有三名外援的优势,但随着阿布雷乌替换张玉宁后,四名外援面对五名对手的外援时,却显得毫无章法。
尽管老将张稀哲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成为了场上的亮点,但无奈队友的配合与状态均未能跟上他的节奏。三后卫的战术体系没有做出调整,王刚和李磊这两位老将踢边翼卫时显得有些吃力,未能达到预期的两翼齐飞的效果。对手的外援速度快、冲击力强,这使得边翼卫在攻防两端都显得十分吃力,既攻不上去也退不回来。
塞蒂恩在传控战术的坚持上,似乎并未考虑到球队中球员的能力和特点。当边路缺乏速度,中路缺少支点时,比赛往往就演变成了简单的长传高球。这样的打法无疑让球队陷入了一团乱麻的局面。
在下半场,塞蒂恩做出了换人调整,试图改变比赛的节奏。然而,比赛第52分钟的一次门将失误,让对手取得了意外的领先。国安的后防线也并不稳固,仅仅两分钟后,段刘愚的射门险些得分。比赛进入加时赛后,国安的定位球防守问题依然严重,曹永竞进球后的过于兴奋更是送给对手一个任意球的机会。
此外,塞蒂恩本场的用人策略也显得犹豫不决。他想要通过轮换让主力球员得到休息,但替补球员却未能拿下比赛。换人时间较晚,且未能有效改变比赛的局面。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比赛中张玉宁和斯帕伊奇的受伤更是雪上加霜。原本的轮换计划是为了下一轮中超做准备,但结果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总的来说,北京国安在这场比赛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无论是战术体系的调整、球员的状态、还是伤病情况,都为国安的未来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塞蒂恩的伪传控战术虽然有其理念上的优势,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否则两个边翼卫的拖后腿将成为球队前进的绊脚石。